在生产实践中,萤石矿选矿方法主要有手选法、重选法和浮选法。其中,手选法常作为辅助手段使用,重选法适用于冶金级块矿生产或作为萤石浮选工艺的预选作业。鉴于萤石原矿贫化、萤石与脉石相互嵌布的特点,浮选法是目前分离萤石与脉石矿物的主要选矿方法,而如何提高萤石浮选选矿效果也成为了广受关注的问题。
在研究如何提高萤石浮选选矿效果这个问题时,针对萤石矿与方解石、重晶石、石英、硫化物等各脉石矿物复杂的共生关系与矿石性质,我们可以从磨矿细度、矿浆温度、浮选药剂、矿浆液面、矿浆pH值、水质及浮选流程等角度着手,通过改善以上因素来提高萤石浮选选矿效果。
01
..合适的磨矿细度
在萤石浮选选矿中,磨矿细度是影响选矿指标的主要因素之一,它直接影响着.终萤石精矿的选矿指标。一方面,需根据有用矿物的嵌布粒度来确定适宜的磨矿细度,使有用矿物与脉石基本上达到解离,尽量减少萤石矿与脉石矿物的连生体。另一方面,需防止矿石磨矿细度过细对萤石浮选工艺产生不利影响(即过磨泥化影响)。
对萤石矿浮选选矿而言,当浮选粒度较粗时,浮选选择性高,萤石精矿品位低而回收率高;当浮选粒度中等时,萤石精矿品位与回收率都较高;当浮选粒度较细时,萤石精矿品位与回收率都较低。因此,要想获得理想的萤石品位与回收率,应严格进行选矿试验,根据萤石矿矿石性质来决定磨矿细度。
02
当提升矿浆温度
当萤石矿浮选选矿采用羧酸类捕收剂时,由于羧酸凝固点高,矿浆温度对浮选过程有着显著的影响。
在一定温度范围内,当温度较高时,羧酸类捕收剂在矿浆中的溶解度增加,更易于分散,对萤石矿的捕收能力也更强,萤石矿回收率较高,但若萤石矿解离不完全,部分脉石矿物便会与萤石矿一同被选别出来,这会导致萤石矿品位较低。当温度较低时,羧酸类捕收剂的捕收能力较弱,但部分可浮性较好的萤石矿还是会被选别出来,此时萤石矿品位高,但回收率低。由此可见,适当提升矿浆温度也可以改善萤石浮选指标。
03
正确选择浮选药剂类型及用量
这里提到的萤石浮选药剂主要集中在捕收剂、抑制剂和pH调整剂上。萤石浮选选矿中常用的捕收剂以脂肪酸类为主,其次是烃基硫酸酯、烷基磺酸盐、塔尔油、有机磺酸盐和硫酸盐等。在一定条件下,萤石浮选捕收剂用量较大时,回收率较高,但品位低。一般,粗选作业会加大捕收剂的用量,尽量提高回收率;当捕收剂用量较小时,回收率也较低,但其品位高。因此,在精选作业中,一般选择少加或者不加捕收剂以提高萤石精矿品位。
抑制剂主要采用水玻璃,其次还有偏磷酸钠、单宁酸、烤胶、淀粉、糊精、木质素磺酸盐等。其中,水玻璃是萤石浮选选矿常用的抑制剂。为了提高水玻璃的选择性抑制能力,可将水玻璃与可溶性盐配成组合抑制剂,或与硫酸按一定比例配成酸性水玻璃。
pH调整剂主要采用碳酸钠,为捕收剂提供适宜的浮选环境。